男女主角分别是连晓敏李向海的现代都市小说《囤物资穿空间,去东北当小土豆完整篇章》,由网络作家“梅东南北”所著,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,本站纯净无弹窗,精彩内容欢迎阅读!小说详情介绍:叫做《囤物资穿空间,去东北当小土豆》的小说,是一本新鲜出炉的小说推荐,作者“梅东南北”精心打造的灵魂人物是连晓敏李向海,剧情主要讲述的是:我本是安保精英,一不小心开启了空间,这样的好事,居然轮到我的头上。不仅如此,为了让我囤物资,买什么,什么中奖!我囤囤囤,一不小心居然被拉进了空间里,穿越六零,变成了人人都觉得悲惨的逃荒女……没想到我把工作的地方也拽进了空间,看似可怜,其实富婆的日子爽的很!...
《囤物资穿空间,去东北当小土豆完整篇章》精彩片段
连晓敏又转战下一家店铺。这一家店主要买了油和蛋类,连晓敏跟这家的老板订货:五升一桶的玉米油5000桶,大豆油5000桶,橄榄油,花生油也各要1000桶,看到还有成箱的蛋类可以批发,鸡蛋订了5000箱,鸭蛋1000箱,鹅蛋1000箱,另外还要了松花蛋300箱,她平时很爱吃这个。
这家店直接一次性付全款200万,这一批货可以今天下午就送货。
连晓敏把仓库地址和管理员小林电话留给老板,然后走向下一家调料店铺说:“老板你这里的调料每种都给我按十箱送货可以吧,另外,白糖和红糖给我多订些,就各要2000箱,然后冰糖500箱。”
一箱里大概有50斤,都是一斤装的小袋包装。另外火锅调料各种口味的都要了10箱。老板继续记录,下午一并送去。连晓敏刷了卡交完钱,满意的离开。
买完粮油,连晓敏又去了一家卖种子的店铺,各类粮食种子和菜种都买了一些,也让店里直接送到仓库。这一上午,连小敏总共花了1200万左右。
眼看时间到中午饭点了,简单的吃了个快餐,她又打车去了日用百货批发市场。
离得倒很近,在这里日化小商品真是五花八门,非常齐全。
她马不停蹄的买了平时比较喜欢的一个品牌的卫生纸2000提,卫生巾买了常用的索非牌、日用夜用等等各款共2000箱,有备无患嘛。
湿纸巾100箱,顺带看到各尺码婴儿纸尿裤也买了一共500箱,充电台灯50个,洗衣液挑常用的牌子买了200箱,洗衣粉100箱。
又买了香皂20箱,肥皂20箱,一箱里面100块。
洗手液3箱,还有平时喜欢的洗发水、沐浴露各20箱,儿童沐浴液洗发水也都各要了10箱。
洗洁精10箱,看到有那种最普通的白蜡烛,买了20箱。
这些是生活必不可缺的消耗品,一共花了110万。
虽然连晓敏觉得她囤东西可能不那么全,但先挑重点买一波吧!以后慢慢再补充。
在日化区,她看到什么都买一些,一阵忙碌也搞定了差不多了。
经过一个区域,都是一些年代感十足的店铺,一家挨着一家。
连晓敏发现其中有一家叫六零商铺的店面,门口挂了清仓转手的牌子,于是紧走两步过去,在摊位上找到一个三十多岁的男老板。
“老板你这是要不干了呀?这些年代货还挺有意思。”连晓敏说。
店老板戴个黑框眼镜,斯斯文文的回答:“是这样子,你看我这里这些都有样品,每种的库存都不少,都在后面库房,你看要什么,都便宜卖啦,店不打算干了。”
连晓敏一听,那就直接都买了算了,这些货品虽然老旧,但看着质量都不错,于是让店老板盘一下库存,她都要了。
老板一看对方这么爽快,也很高兴,对照摊位上的货物样品种类,一一介绍给连晓敏,并找出单子报给连晓敏每个商品的对应库存数量、价格。
最后二人谈定,按货物价格3折核算。真是够便宜。
这批货包含铝制饭盒600个,手电筒大号和小号各300个,附带各种电池12箱,复古搪瓷茶缸600个,搪瓷脸盆1000个。
样式连晓敏还挺喜欢的,都是六七十年代的风格,红红的喜字款,还有牡丹花款,都挺好看的,看着蛮喜庆。
还有铁皮暖水瓶也有差不多500个红喜字的,500个绿花的。
花色老旧的布料也有不小的量,但是在连晓敏眼里其实还挺复古的,有的还很素雅,不过纯色的布料更多,占主要的数量比例。
这里一卷布大概一百米,是大卷的。
她看了看列表详细,的确良的布料有一共1200卷,白色蓝色和军绿色、红色这四种。
棉布最多,有2000卷纯色的,是黑色灰色白色和深蓝这四种。
毛呢料的布料有800卷,是一些红格和蓝格的,以及纯黑和纯灰色,麻料的布有200卷,都是黑色的和圆麻色的。
另外有大概600卷的碎花棉布,白底蓝花的,白底淡紫色花的,黄底红花的,藏蓝色底白花的,行了都包圆了。
还有50多箱羊毛线,黑色和蓝色和咖啡色为主,只有2箱暗红色,2箱大红色,每箱大约是20斤。
军大衣500件,中码和大码都有。复古缝纫机有50台,二八大杠自行车有50辆,二六自行车有50辆。
这些都是新的,还是凤凰牌的,看起来还不错,都拿下,这里倒是没有二手货。
连晓敏还看到有老旧款式的手表,看库存,男女各款加一块儿有8000多块的库存,都有单独的表盒,装在几十个大箱子里。
老板按每块表15元的价格卖给她,行了拿着吧。
角落里有一种老式的烧蜂窝煤的炉子,老板说就十个,10块钱一个。
旁边堆着年代感的煤油灯,也是10个,5块钱一个。
老板一边带着连晓敏对照货单查看仓库,一边心里很高兴。
这是都是他亲戚在广东的工厂不干了,积压的仓库底子都让他淘来了,没多少成本,怎么卖都是赚。
临走的时候突然想起来没列在单子上的,还有30多卷蓝色带暗纹的棉布,于是说这个就送你了!
连晓敏表示也很满意,直接用手机转给老板10万定金,剩下的货款70万收到货再结。
约定好第二日送货到仓库,就走向下一个店铺。
刚才买了布料,她这会儿又逛到不远处一家专门的年代风布行,店名还挺有意思,叫“北风那个吹”。
连晓敏干脆又在这个店买了一些棉布,淡蓝色,深蓝色,还有粉色格子的,看着很清爽。
她看到了这家店还有床单、被罩两件一套的,被罩尺寸要的1.8米×2米的买一批,总共5000多套,什么牡丹的,鸳鸯的,龙凤呈祥的,各种大花的。
又买了同样风格的颜色鲜艳的枕巾3000条,白色和蓝色毛巾各1000条,单独的床单也要了500条淡蓝色的,五百条蓝白格的,500条大红色有花样图案的。
还有一些其他图案的也随便加上了些。
这家店还有卖大东北风的棉袄棉裤,棉被也有。
连晓敏买了10斤的棉被1000条,8斤的棉被500条,5斤的棉被500条。
羽绒被100条,蚕丝被100条,这些的尺寸都要1.8米x2米的,另外单人的夏凉被买了100条。
问了老板,也有棉花批发,于是连晓敏买了2万斤新疆长绒棉。
货架上又看到有特别厚的棉袄棉裤,样式很少,只有两三种图案的布料。
连晓敏买了男款和女款每个尺码各100套,小孩的棉袄棉裤,小号和中号大号也要了各100套。
看到有黑色的羽绒服,挑简洁厚实的样式也要了男女款各100件,小孩的100件。
这是一个不小的订单,店老板记好账,然后收了一半定金,定好二天后送货,交货齐全再打尾款。
小说《囤物资穿空间,去东北当小土豆》试读结束,继续阅读请看下面!!!
连晓敏心中默念,要去物流港的仓库那儿,转眼就站在了所想的地方。
她在路边随手找到一辆电动车,这是物流港的员工车,没有锁。这里区域太大,员工都是直接骑电动车去各处。
连晓敏骑着车,挨个巡视了一遍180座超大仓库。
这些仓库是维港建造后,外租给国内最大的几个电商平台的,作为他们的物流存储中心,供应着全国各地的销量需求。
其中100座仓库是粮食、副食品、日用百货,品类俱全。
仓库面积大,挑高也很高,大概有15米的高度,很多商品都成箱成袋的堆得高高的。
她试了试,在空间可以直接用意念拿取任何东西,倒是不用攀爬和搬动了,很省事。
尤其当她走到80座冷链仓库的时候,心里暗爽,里面冷冻着数以万计的大扇猪牛羊肉,还有各种海鲜,以及种类繁多的速冻食品。
这些物资在这个年代真是太管用了,感觉自己会不会是这个时代的首富?
以后可以用这些东西换一些钱,好好的生活下去。
连晓敏又来到港口码头区域,看到很多暂时停放的集装箱,都堆积在这边的户外水泥地上。
这些都是进出口的货物,还没来得及运走或者送回仓库,这也是惊人的数量啊。
她简单地查看一下集装箱都装了什么,看到专门有排列的40几个集装箱,是装的红酒和白酒。
陆续查看到,有二十多个集装箱,装的是进口药品,五十多个集装箱,装的是各类罐头。
还看到有十多个集装箱,装的应该是出口的皮鞋,非常简洁的款式,估计在68年也好卖。
查看了一圈后,连晓敏感叹,真是太多了,只有她想不全的,没有这里找不到的,哈哈。
陆续看完物流港区域之后,连晓敏把电动车随手放在一边,随即心念一动,自己瞬间出现在空间别墅的二楼卧室里。
她快速地洗了个澡,用意念从大院仓库里找出自己之前买的衣服,换上新的内衣裤和秋衣秋裤,外面还是穿着破烂的旧衣服。
她又找出一些适合小福和小丫穿的,放在单独的一间房里,准备等合适的机会随时取用。
之前为了省事只吃了两个包子,这会儿连晓敏打算好好的吃一顿再睡。
她坐到一楼的餐桌上,用意念取来一盒锅包肉,一盒肉沫茄子,还有一盒米饭,狼吞虎咽地吃起来。
现在是68年,根据这具身体的记忆,全国很多地方现在都闹饥荒,就连大东北也好不到哪去。
13岁的连晓敏,生活在情况最差的江省,更是明显营养不良,身高比现代的她差远了,只有1米5,想自己前世读初中那么大年龄的时候,身高也165了。
这具身体几乎从来都是吃不饱饭的,所以现在特别渴望吃肉,饭量也特别大。
一顿风卷残云,连晓敏把两盒菜一盒饭全吃光了,餐盒扔进垃圾桶里,空间会自动处理掉。
她又走到厨房,把之前的饭盒餐具都洗干净,还洗了一些车厘子、苹果、梨,拿餐盘装起来放到餐桌上,可以随时取出来吃。
此时连晓敏也吃不下别的东西了,于是出了空间,也躺下睡着了。
大概只睡了一个多小时,连晓敏听到婴儿的哭声,知道小丫醒了,坐起来赶忙把小丫抱过来,一看是尿了。
也不知道自己穿过来之前,都怎么整的,这一路逃荒,这么小的孩子,真是受罪。似乎之前是有一个大包袱的,装着尿布和一些零碎东西,但是路上应该是丢了。
连晓敏从空间拿出一包纸尿裤,摸索着给小丫换上,先应付一下。
等有人回来以后还是不能暴露纸尿裤的,她又拿出一大块灰色的棉布,找出把大剪子,裁出三十多块尿布,用洗衣机洗了,又烘干,准备等有外人的时候再给小丫换上尿布。
小福也醒了,连晓敏安顿好小丫,又抱着他走出去,找到茅房给他把尿,然后再抱回屋里。
这顿操作仿佛是原身做惯了的,这时代的孩子,从很小开始都很会干活了。连晓敏自己没有照顾小宝宝的经验,以后只能尽力做了。
连晓敏用意念找出一罐适合一岁半的孩子喝的奶粉,冲了一瓶奶给小福喝,这小娃儿太瘦了,也要好好养胖。
小福喝了一口奶,笑眯了眼,他还从来没喝过这么好喝的东西!咕噜噜的喝着,小嘴不停,一会儿功夫就把一瓶奶喝完了,还打了一个奶嗝。
连晓敏忍不住伸手捏了捏他的小脸蛋,真是个乖宝宝,可爱死了。
小丫在旁边也乖乖的躺着,小婴儿胃口小,中午喂过到现在还没饿,自己在那儿玩儿自己的小手。
小福也在旁边逗着小妹妹,两个小娃儿不时用嘤语对话几句。
连晓敏坐在炕沿,看着可爱的弟妹,在心中沉思,该怎样先赚点钱,在村里盖个能独立住的屋子?
她没打算在姑姑的婆家常住,所以得尽快有自己的房子。
忽然心念一动,想起来空间里书房抽屉装着的人参,对啊那个可以卖钱,就说是以前父母在山上挖的,一直存在家里没动。
想好主意,她用意念翻出两根小点年份的人参来,但看着也很不错,盒子不能用,找了一个小白布袋子装上,先准备好。
傍晚的时候,姑姑和家人都回来了,连晓敏终于见到了姑姑的婆家人。
姑父李向海今年25岁,比姑姑大两岁,他现在是家中的顶梁柱。
姑姑和姑父已经有一个2岁的女娃,叫小凤儿。
姑姑肚子里现在还怀着一个,已经五个多月了,怪不得看着腰条有点壮实。
这时候的人吃不饱饭,都长得特别瘦,姑姑是个大高个儿,有168高,怀孕五个多月也没那么显出大肚子,就是看着的确没有腰,有点儿壮实的感觉。
姑父的爹前几年得病没了,现在家里有一个50岁的老娘张大翠,还有一姐一妹,家里就他一个儿子。
李向海上面一个大姐李玉芬,今年31岁,嫁到隔壁的大柳树村老汪家。下面一个小妹李玉芳今年和连晓敏同岁,也是13岁。
李向海是家里唯一的男人,是当家人,负担也重。
一行人回到家中看着这三个孩子,皆是连连叹气,听连秋萍说了家中发生的不幸事,觉得孩子可怜。
连晓敏看到供销社二楼还摆了一台自行车,一架缝纫机,指着对售货员问了问价格,梳辫子的姑娘回答说,那自行车就一台,被人订了,160块,缝纫机能卖,180块,小孩儿你家买这个得有票。
连晓敏心中有数,说了声:“谢谢姐姐。”又看了一圈之后,就下去回到了一楼,挑着不要票的,给小福买了一个铁皮小青蛙,花了1块5。
离开了供销社,她打算找一找黑市,用空间里的物资换点钱。
怀里的小福有点困了,小手里攥着铁皮青蛙,小脑袋一点一点的打瞌睡。连晓敏对小福说:“小福,姐姐给你找个好地方,你乖乖地睡觉觉好不好?”
小福点点头:“好。”于是连晓敏找了个偏僻的胡同走进去,看了下四周一个人都没有,然后带着小福进了空间。
来到别墅的二楼主卧,小丫正躺在床上,盖个小被子呼呼睡觉,她把小福也放在床上,又拿一条薄被给他也盖上,小福直接秒睡。
连晓敏离开卧室,去旁边的房间装扮一下自己,她找出一身男装换上,又从书房的药柜里翻出一瓶易容丹,吃下一颗,随意念所想,瞬间容貌有了变化,变成了一张陌生的男孩子的脸,黑黑的脸堂儿,细长的眼睛,高鼻梁,厚嘴唇儿。
她打算以后就用这张脸混黑市。
来到这个时空的1968年,还是得有多些钱傍身,最好办的就是用空间里的物资换钱。
准备好之后,连晓敏背起一个之前就装好的大背篓,里面是20斤白面, 20斤大米,10斤地瓜, 10斤猪肉,都是一斤一条的肉,还带了一个秤。
连晓敏出了空间,又回到了刚才的胡同里,走出去以后,她直奔早就打听好的棉纺厂后面的一个黑市。
这是姑姑告诉她的,说村里人有时候也会去那里换东西。棉纺厂在哪儿,连晓敏在逃荒来到公社这儿的时候路过过,有一个同村的人就去了棉纺厂找亲戚。
很快到了棉纺厂后身,连晓敏用意识查探了一下,有一个胡同儿里面有不少人,就是这儿了。
她走过去,果然有一个细高挑儿、浓眉大眼的小伙子在那儿,靠着墙,像是在出入口把风的管理人。
连晓敏走过去,细高挑儿看看她的大背篓问:“买还是卖?”
连晓敏快速回答:“卖。”
“3毛。”
给了钱,她就顺着胡同往里走去。里面原来是个大院子一样的地方,还七拐八拐连着几条胡同,人不少但都静悄悄的,大家皆是神色紧张的来回快速的走动,找着有没有自己要的货。
连晓敏找了个墙根儿底下蹲下来,靠着墙在这等着,背篓的盖子打开一部分,在旁边地上铺一个麻袋,上面摆了一条猪肉,俩地瓜。
不一会儿,一个干瘦的四十多岁的男人走过来,看了看,惊喜的问:“小伙子你这儿有猪肉啊,有多少?怎么卖?”
连晓敏压低嗓子:“你要多少,一共十斤,一斤不要票2块3,有票的话1块9。”
男人心想,平时猪肉价格在8毛左右,黑市都是翻三倍往上,这小伙子卖的不贵,于是赶紧应道:“行,我要五斤,没有票。”
“一共11块5。”连晓敏心里也挺高兴,这开张的挺快。一边拿出五条猪肉,用两张油纸包上,递给中年男人,收了钱数好了揣兜里。
其实像连晓敏能拿出猪肉精粮这样的紧俏货,到这儿没被疯抢就不错了,所以很快的,就又来了俩看着五十多岁的大婶,还有一个老头,这仨人也是奔着猪肉来的,每人想要三斤,连晓敏掩了一下背篓盖,又从空间往里面渡了一些猪肉。
这仨人满意的拿着肉,给了钱,都没用票。现在票也难得啊,都没有。其中一个大婶还买了10斤白面,看着这雪白的白面,连连说,这面咋这么白。
白面7毛一斤卖的,往常粮店拿票买,2毛6一斤,但有价无市,买也没有货。但是即使是最好的富强粉,都不是这么白的。连晓敏心里寻思,下回往白面里掺点黑面吧。
三人走了之后,过了五分钟,又来一个三十岁左右,干部打扮的男人,穿着灰色干部服,身高也就一米六,长得还挺富态,墩粗胖的身形,干部服口袋上还插着一支钢笔,斯斯文文的。
他手里拎着一条空布袋子,走近了,蹲下来,压低声音说:“小伙子,我想要10斤大米,5斤猪肉,你这地瓜有多少我都包圆儿。”现在地瓜也是好口粮啊,还便宜,以前就几分钱一斤。
连晓敏说了价钱,准备要给他拿。男人紧接着又试探的小声问:“小伙子,我问一句啊,你这儿的粮食、猪肉,能不能多供给我一些啊,我是棉纺厂的食堂采购主任,现在厂里也缺物资啊,连着灾荒年,工人都快吃不上饭了。”
连晓敏心思一动,是啊,其实她也想过,这年月眼看都要又有严重饥荒了,就连秋收,都收不了多少,那马上不是要饿死人?她出些物资,自己得些钱,也让别人有粮吃。
连晓敏看四下现在也没人过来,低声对中年干部说:“我这儿可以给你白面500斤,按6毛一斤,没磨的玉米粒3000斤,按4毛一斤算,地瓜3000斤,1毛5一斤。至于猪肉,有个200斤,按2块给你。这样你看有什么票不论种类给我一些。”
中年干部激动的搓着手,两眼放光,一个劲儿的点头说行。连晓敏又想起自己亲手种出来的那些大南瓜,说:“我这还有大南瓜,每个都将近二十斤,一共二百个,3块钱一个,你要不要?”
“要,我要啊小兄弟!我叫王德,以后你还有啥你就去棉纺厂找我。”南瓜能放,北方人也爱吃,是好东西啊,可不得都要下来。
连晓敏说:“那行,这十斤米和五斤猪肉先给你拎着,6块加上11块5,一共17块5。剩下的,那批货,咱们这样,一个小时后,十点半吧,北面儿有个老山神庙,就是已经被扒了庙,只剩一个院墙的那处,咱们在那里交货。”
王德掏出17块5给了对方,用随身带的布袋子装好东西,连连答应着,转身着急的走了。
后面一个接着一个的,连晓敏又快速的卖了20斤米,20斤面,篓里的地瓜也全卖了。想着背篓的容量看起来也差不多了,就没有再往外拿,直接收拾起来空背篓往外走了就这么一会儿卖了八十多块钱,但票一张没有。
最新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