精彩小说尽在A1阅读网!手机版

52小说网 > 其他类型 > 农门败家子:我靠科举发家了姜丰姜媛 全集

农门败家子:我靠科举发家了姜丰姜媛 全集

山的那边 著

其他类型连载

熊森被家人抬了回家,第二场考试还能不能下场都成问题了。姜丰摇了摇头,小孩子受打击能力还是太低了。其实原主也是一样。继承了原主的记忆,姜丰发现原主学问还是不错的,那么多年考不中,说到底还是心理承受能力太低。第一次不过,心态崩溃了,往后越考越差,渐渐自甘堕落了。回到大舅舅家时,不仅大舅舅一家,就连小舅舅也在,齐刷刷地看着他,姜丰心里一暖。大舅苏常忠见到他进来,看他神色如常,就松了口气,说道:“回来就好,你大舅母做了姜汤,你快趁热喝了散散寒气。”姜丰答应了,坐到桌边一看,红糖姜汤,还卧了一个荷包蛋。“烦劳舅母了。”姜丰说着,大口大口吃了,身上出了一身汗,全身都暖了起来,果然舒服多了。大舅母笑了笑,说道:“什么劳不劳的,你爱吃就好。”这个外...

主角:姜丰姜媛   更新:2024-11-06 09:45:00

继续看书
分享到:

扫描二维码手机上阅读

男女主角分别是姜丰姜媛的其他类型小说《农门败家子:我靠科举发家了姜丰姜媛 全集》,由网络作家“山的那边”所著,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,本站纯净无弹窗,精彩内容欢迎阅读!小说详情介绍:熊森被家人抬了回家,第二场考试还能不能下场都成问题了。姜丰摇了摇头,小孩子受打击能力还是太低了。其实原主也是一样。继承了原主的记忆,姜丰发现原主学问还是不错的,那么多年考不中,说到底还是心理承受能力太低。第一次不过,心态崩溃了,往后越考越差,渐渐自甘堕落了。回到大舅舅家时,不仅大舅舅一家,就连小舅舅也在,齐刷刷地看着他,姜丰心里一暖。大舅苏常忠见到他进来,看他神色如常,就松了口气,说道:“回来就好,你大舅母做了姜汤,你快趁热喝了散散寒气。”姜丰答应了,坐到桌边一看,红糖姜汤,还卧了一个荷包蛋。“烦劳舅母了。”姜丰说着,大口大口吃了,身上出了一身汗,全身都暖了起来,果然舒服多了。大舅母笑了笑,说道:“什么劳不劳的,你爱吃就好。”这个外...

《农门败家子:我靠科举发家了姜丰姜媛 全集》精彩片段


熊森被家人抬了回家,第二场考试还能不能下场都成问题了。

姜丰摇了摇头,小孩子受打击能力还是太低了。

其实原主也是一样。继承了原主的记忆,姜丰发现原主学问还是不错的,那么多年考不中,说到底还是心理承受能力太低。

第一次不过,心态崩溃了,往后越考越差,渐渐自甘堕落了。

回到大舅舅家时,不仅大舅舅一家,就连小舅舅也在,齐刷刷地看着他,姜丰心里一暖。

大舅苏常忠见到他进来,看他神色如常,就松了口气,说道:“回来就好,你大舅母做了姜汤,你快趁热喝了散散寒气。”

姜丰答应了,坐到桌边一看,红糖姜汤,还卧了一个荷包蛋。

“烦劳舅母了。”姜丰说着,大口大口吃了,身上出了一身汗,全身都暖了起来,果然舒服多了。

大舅母笑了笑,说道:“什么劳不劳的,你爱吃就好。”

这个外甥果然变好了,都会说客气话了!

小舅苏常义也说:“考完了的就不要再去想了,也先别忙得翻书对答案,暂且忘了这场,好好休息两天,备考第二场要紧。”

苏常义也是衙役出身,往年也曾在考场巡考,见过太多一场考试结束,哭天抢地、丧魂落魄的。但是考试的东西,不仅看实力,也要看运气,有时候自觉不好,说不准过了的也有。

姜丰点点头,说道:“舅舅说得是,我也是这么想的。”

又吃了两天的“状元及第粥”,迎来了第二场考试。

姜丰一看,熊森果然没来考试。要是他,既然花了一两银子的请保费,无论如何也得把三场考完,积累经验也好啊!

第二场考的是表判。考察的是律法和考生断案的能力,毕竟要是当上地方官,审案也是分内工作。

举用有过官吏、监临势要中盐、边境申索军需、织造违禁缎匹……

总共十道题,姜丰看着看着,嘴角微微勾了起来。“十年科举,八年模拟”的题海战术发挥作用了,这十道题,有五道他都刷过类似的!

洪先生的押题技术果然名不虚传!

县试分正试和附试,最主要看第一场正试的成绩,这场附试是做参考的。

当然,附试考得太差,对律法一窍不通的,也是过不了的。

两场考试都考完,姜丰回到家里,倒头睡了一觉,然后把题目和自己的作答一一默了出来。如果这次还是不过,也要知道自己差在哪里,死也要死个明白!

接下来就是等着放榜了,苏氏日日烧香拜佛,也不管佛家道家,满天神佛都求了一遍,还去姜父的坟前唠叨了一翻,熊楚楚也每天心不在焉。

全家最淡定的就是姜丰了,反正考都考完了,听天由命吧!

时间一天天过去,到了放榜的日子。

头一天晚上,姜丰就来了舅舅家,等着第二天张榜。虽然他自觉过的可能性很大,到了这个时候也难免紧张,辗转反侧了一夜,第二天一看,甥舅俩都挂着黑眼圈。

大表哥苏坤陪着姜丰一起去看榜,县衙外的公告处早已围满了人,根本挤不进去。

这时候苏坤那“梁山好汉”般的体型就发挥优势了。


姜丰痴痴地走到熊楚楚的身边,去拉她的手。

这回,熊楚楚没有躲。

姜丰拉住娘子小手的一刹那,两个人同时望去了对方。

爱情,总是在不经意间发生。

这一刻,熊楚楚突然觉得,这个人就算是被鬼上身,她也不追究了。

回到房里,熊楚楚帮姜丰整理着有些凌乱的衣襟,突然轻声说:“你刚刚那个样子,才像个男人呢!”

“什么样子?”姜丰凑到熊楚楚耳边,轻笑。

熊楚楚一下子脸红到脖子根,娇嗔:“又说胡话!孩子在呢!”

姜丰低头一看,果然,小媛媛不知什么时候也进了房。顿时懊恼,这小鬼头,怎么哪都有你?爹正在追你娘啊,少做灯泡行不行?

小媛媛似乎感觉到爹爹的眼神不善,眼睛转了转,突然一溜烟跑出去了。

还算识相!姜丰刚要趁热打铁做些什么,就听熊楚楚说:“好了,别胡闹,去看看娘和大姐,看有什么说的。”

姜丰这才想起,自己家刚刚经历一场大战,拍了拍自己的额头,赶紧过去娘的正房。

走进苏氏屋里,只见娘和姐姐正在轻声说什么,两人都重新梳洗过了,已看不出哭闹的痕迹。

看到姜丰进来,母女俩脸上都带了丝笑意。

“我儿长大了,能够保护娘和姐姐了,娘心里真高兴!”苏氏欣慰地说,“不过下回可不要轻易动刀了,万一让人抢了刀,倒伤着自己。”

姜丰点点头说:“我也是一时气愤,其实这也不是动刀能解决的事。我想,既然都闹成这样了,姐姐在那家里也过不下去了,不如和离吧!”

母亲一哭二闹的战斗力他是见识过了,可是这种事,哭闹也解决不了啊!姜丰继续劝道:“强扭的瓜不甜,姐姐一辈子还长着呢……”

“大郎,这不行的……”姜玉神情苦涩,无奈地说。

“胡说!”苏氏难得地轻斥了一下儿子,抚着额头,揉了揉太阳穴,接着说道:“谁家没有几样为难的事呢?夫妻之间都是这样过来的。今日闹这一闹,不是为了要你姐姐和离。一是要让众人知道,理亏的是他高家,将来若是发生什么事,也怪不到我们头上来。二来也要让那混账知道,我们姜家不是好欺负的,将来你姐姐才好在他家立起来。”

儿子于世情上还是太天真了,苏氏叹气:“这事娘和你姐姐会处理,我儿只要好好读书,等明年,一口气考中秀才、举人,到时候你姐夫得腆着脸来求饶。”

姜丰汗颜……他发现娘不是在说气话,而是真的就这么自信!

这科举的事,七分靠实力,三分靠运气。姜丰虽然立志科举,也不敢说一蹴而就。

看到娘已经朝他挥手了,姜丰只得闷闷地回到自己房里。

据姜丰了解,此时的人成婚,是要在官府过婚契的,相当于结婚证。

大户人家嫁妆多的,嫁妆单子都是一式三份,娘家、夫家各一份,还有一份在官府存档。明媒正娶的妻子,婚姻关系、妻子婚前财产是受律法保护的。

而离婚的方式,第一种是“休妻”。即做妻子的犯了“七出之罪”,无子、淫泆、不事姑舅(公婆)、口舌、盗窃、妒忌、恶疾。

这些“罪名”,有些是“莫须有”的,女方若是无依无靠,男的休了就休了。若是岳家强势的,别说女子无罪,就是真的“有罪”,也得捏着鼻子认了。

第二种是“和离”。男方有过错,由女方提出和离,双方家族同意后,去官府公证,从此男婚女嫁各不相干,男方需返还女方所有嫁妆。

第三种是“义绝”。既男方犯了抄家灭族的大罪,女方率先出告有功,官府判双方“义绝”,女方和娘家可以不受牵连。

在姜丰看来,“和离”和后世的离婚挺像的。都闹成这样了,若是后世的女子,果断离婚去了。

姜丰纳闷地问熊楚楚:“我说让阿姐跟高逵和离,娘和姐姐怎么都不答应呢?”

“你是男人,哪里想得到呢?”随着夫妻感情的升温,熊楚楚也敢对姜丰说实话了:“一来,孩子们是夫家的人,和离以后就再也难见着了。若是有了继母,还要担心孩子们被继母磋磨;二来,和离回了娘家,就要端兄弟的碗,父母在时还好些,父母不在了,岂不是要看兄嫂的脸色;三来,世人看不起和离的女子。受些风言风语还罢了,还得连累子女甚至娘家侄子侄女。有些体面的大户人家,结亲都要讲究‘三代无犯法之男,无再嫁之女’。”

熊楚楚心道,若是和离是那么容易的事,她早就离了!从前的姜丰,又比那高逵好得到哪里去呢?

这世道不公,总是女子受苦。嫁的有钱的,男人懂礼还好,若是个无赖,日日寻花问柳不说,屋里姨娘庶子一大堆,勾心斗角受不完的气;若是嫁个寒门学子,也有像原来的姜丰一样混账的,收着媳妇的嫁妆,还整日呼来喝去的摆威风,搞不好还要打老婆孩子。

“那可怎么好呢……”姜丰听得愣住了,喃喃自语。

熊楚楚淡淡地说:“你放心,你娘厉害着呢!”

果然,第二天一大早,苏氏就收拾得整整齐齐要出门,对姜丰说:“我去一趟你老舅家,你放在我这里的银子,我要先用了。”

“娘尽管用就是。”姜丰答应着,说道:“若不够了,我这里还有些。”

“够了,你先留着。”苏氏又交代了一遍家务,才出门离开。

总觉得有什么大事要发生……姜丰养成了不懂就问的习惯,向娘子请教:“你知道娘要去做什么?”

熊楚楚冷笑道:“你忘了?你那老舅是个总甲,虽只是个小吏,却管着缉捕之事,手下一群衙役,谁不怕他?不然你娘口口声声的只说要告官?”

姜丰听着娘子语气不对,仔细想了想,才想起当初熊家要悔婚,她娘上门去闹,就是抬出这位老舅来恐吓人。

本朝虽有“吏不下乡”之说,但是征收税赋、发生大案的时候,吏员依旧可以领牌下乡。这些人如狼似虎,所到之处捉鸡牵猪,百姓又恨又怕。

苏老舅是总甲,手下不仅有班房衙役,往往还聚着一群闲汉,什么三教九流都有。

找这样的人出手,看来那高逵是要倒霉了。

姜丰微微舒了口气。

只是他猜到了开头,却没猜到结局,接下来事态的发展,令他目不暇接,深深地感触到女人的可怕。


好在王珉很快就悠悠转醒,他的随从们才把姜丰放走了。

回到客栈,姜丰赶紧要了一桶热水,洗洗被王珉沾上的晦气,同时也解解乏。

这两天的考试,从里到外,对全身心都是一场挑战,实在疲乏得很。

休息了一夜,总算是复活了。姜丰还要在府城等放榜。这段时间他也不能闲着,得接着写他的小说。世子殿下都亲自催更了,他怕不能按时更新,真的会被捉去“去势”……

呜呼,那样的话可真是古今奇冤!

《凡人修仙传》写到第三卷了,男主角陈凡也修炼到了元婴,成为了门派长老。到了这个层次,世界的真相才在他眼前拉开,原来这竟是一个被遗弃的小世界,通天之路早已断绝!

无数前辈孜孜不倦地追求长生之道,最后都饮恨元婴期!

但是陈凡没有放弃。他从一个凡人界的放牛娃走到今天的元婴大能,经历了无数的艰难险阻,任何事情也不能让他放弃他的仙途。

仙道阻且长,吾辈当上下而求索……

稿子才写了没多少,世子殿下身边的小内侍就来取了。虽然不合书局的规矩,但是在衡川城,衡王府就是规矩,松林书局的大管事王通也没什么可说的。

看到衡王府的内侍亲自来寻姜丰,客栈里的其他考生也都不由得对他侧目相看,明里暗里的打探。

还是胡大山来了一回,大大咧咧地将姜丰写小说的事透露了出去,众考生才不那么在意了。姜丰这样平平无奇的农家子弟,若是因才学得到贵人赏识,必然令人不服气。

但是写小说嘛,就没什么要紧了,总归是旁门左道,与科举考试无关。从没听说过谁小说写得好,被破格提拔的!

胡大山倒不那么认为,反正不管正道邪道,能得贵人赏识的就是好道!王爷是什么人?是当今陛下的亲叔叔!

因此他也紧跟着写小说,行动力还很强,很快就写了好几千字,兴冲冲地拿来给姜丰看:“姜兄!这可是我呕心沥血之作,还参考了时下流行的畅销书籍,你看如何?”

姜丰接过来一看……半晌之后,一言难尽地看着胡大山,问他:“你的参考书籍是什么?”

你不是要写屠户家小子的科举之路吗?才几千字,就全是圈圈叉叉,该打马赛克的描写!你这是小黄书吧?!

胡大山脸色可疑地红了红,期期艾艾地说:“就是一些比较精彩的美人图和过于直白的话本而已……”

果然是小黄书……姜丰无奈地说:“恐怕世子殿下不会想看这些。”

“唉?”胡大山很诧异:“书斋老板说那些是最畅销的书,少年郎最喜欢的,莫非他骗了我?”

姜丰叹了口气,说道:“殿下和常人不一样。”

“哦,哦……”胡大山若有所思地应着,和常人不一样,莫非是……

姜丰看着胡大山的神情,总觉得他误会了什么……自己真是太闲了,为什么要和这个莽汉讨论这些问题?

策论的阅卷时间比较长,姜丰的盘缠都快用完了,终于等到了放榜。

府试和县试一样,都是没有人报喜,要自己去看榜的。

像王珉那样的公子哥,就坐在附近的酒楼上,等着小厮来报,像姜丰这样的穷小子,就需要自己挤进去看。

一大早,府衙门口发榜处就围了里三圈外三圈的人群,姜丰差点挤不进去,还是胡大山把他拎着,硬生生地挤入了里圈。

今科府试取三百个人,得中者可以参加下一场院试,通过院试才是“秀才”。

现在算是,一百步里只走了半步啊!

人群推推挤挤的,混乱之中,姜丰觉得谁掐了一下他的屁股,此时也顾不得计较了。

“姜兄,我从外圈往里看,你从里往外看,看到名字说一声!”胡大山大声喊着。

“知道了!”姜丰也大声回应着,实在是人声鼎沸,不喊不行!

“啊!我中了!”姜丰还没反应过来,胡大山已经喊了出来:“最后一名!”

难怪那么快!姜丰赶紧从里往外看。

第一名不是……第二名不是……第三名也不是……

越看心越凉,难道他拍皇帝老爷的龙屁花式不够多?胡思乱想着,终于在第十名看到了自己的名字。

终于舒了口气,再回头往前仔细看,嘿嘿,前十名里面没有王珉的名字!

答应娘子的事做到了!姜丰高兴得差点跳了起来!

“姜兄,你中了!第十名!前十!哈哈哈……”胡大山高兴地喊了出来,周围的人也向他们看了过来。

大多数都是一脸羡慕嫉妒,只恨得中前十的不是自己!

科举之路,又比修仙之路容易到哪里去呢?过了这一关,前面还有重重的艰难险阻等着自己!

道阻且长,吾当上下而求索!

但无论如何,中了就是大喜事!

第二天,姜丰特意去和王玢道别,又请他替自己向世子殿下请安,就准备启程回家了。

知道他归心似箭,王玢也没有留他,只是备了五十两银子,笑道:“这是给姜兄的贺仪。”

“这……如何使得。”姜丰连连摆手,五十两银子对他来说可是一笔巨款了!

“姜兄尽管收下,之前的事,说到底是受我连累,不收的话,莫非还在怪罪我?”王玢轻笑着,又道:“姜兄只要尽快完本,我就很高兴了!”

哦……原来是打赏,姜丰说道:“那在下就厚颜收下了。”

心里默默流泪,又被催稿了,压力好大!


这是一个阴暗狭小的房间,一夜春雨,整个屋子都是潮湿的水汽,还夹杂着一股令人不舒服的中药味。

姜丰躺在稻草床上,一时间反应不过来。

他就是一个普通的程序员。

每天穿着格子衬衫、运动鞋,在办公室里敲代码,偶尔做一做出任CEO、迎娶白富美、走向人生巅峰的白日梦。

然后在连续的熬夜加班中,他猝死了。

死得很利索,毫无痛苦。

但他又活过来了,在这个历史中没有记载的大晋朝,一个刚刚去世的落魄书生的身体里重生了。

头一阵疼,原主的记忆出现在他的脑海里。

这是一个原来时空中没有的朝代,皇室姓萧。和原来的时空相比,历史在宋末出现了拐点。一个叫陈仲光的人抵御了蒙古铁骑,创立了大陈皇朝。

这个陈仲光疑似穿越者,“写”过一些后世才有的诗,还有很多新的发明,被誉为一代明君。可惜大陈皇朝也没有避过朝代轮回的魔咒,三百年后被姓萧的夺了江山。

这些朝代更迭的大事,暂且与原主无关。

原主也叫姜丰,家里算得上耕读传家。

他的父亲姜隽是个秀才,原本小有家资,但是多次赶考也未能中举,又因脾气不好找不到地方做官、不通庶务,家里渐渐就穷了。

姜隽在原主十几岁的时候病死了,留下孤儿寡母三人,如今姐姐姜玉已经出嫁了。

姜丰自小跟着父亲读书,也是个立志科举的。

奈何运气不好,虽然私塾里的先生都说他火候到了,可就是不中。在姜丰看来,是原主第一次考试就落榜,心态就崩了,后面有了心理阴影,导致如今连个童生都没有考上。

这姜家本是要穷困潦倒了,说不准姜丰也要打光棍了,好在姜父有先见之明,在世时曾经给原主定了一门亲,是邻镇熊家的姑娘。

熊家是个家境殷实的小地主,熊姑娘的母亲早逝,如今是继母金氏当家。因姜丰不成器,金氏恐怕别人说她眼看着继女跳火坑,就想悔婚。

但姜丰的母亲苏氏不答应啊!

眼看着自家穷了,儿子错过这个媳妇,还不知道能娶什么样的。仗着苏家老舅是县衙的总甲,有些势力,几次三番找人游说、软硬兼施,总算把儿媳妇娶了回来。

这个儿媳妇还带着嫁妆,一家人总算不用挨饿了。

原主是个书生,很有几分傲气,得知岳家有悔婚的意向,就愤愤然,迁怒于妻子,夫妻关系冷淡。

如今成亲数年了,只有一个女儿姜媛。

这次又是落第,原主心中抑郁苦闷,不知不觉走在河边,不知怎么掉了进去。姜家为了救他,耗费了不少钱请大夫买药,更加穷了!

现在人被救了回来,内里却换了个芯!

理清了思绪,姜丰叹了一声,他这穿越是“开局一条狗,装备全靠打”啊!这运气也太差了一些。

但是想到死了之后能重活一次,怎么说也是赚到了。现在他成了姜丰了,就要承担起原主的责任,把这个家担起来。

穿越人士要想发家致富,一般会选择炼钢制玻璃,这些他倒是知道原理,但真想实验起来,那是有一定基础之后的事了。

现在连建窑的本钱都没有!

至于肥皂花露水,这个年代已经有西洋舶来的肥皂了,只是价格贵。

想来想去,姜丰觉得最现实的出路还是像原主一样考科举。

在这个时代,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。姜家几代人孜孜不倦地考科举,为的是什么?是改换门楣!

想要改变社会阶层,只有读书科举……可他一个理工男,考科举哪有那么容易?只能够一步一步来了!

清醒之后,姜丰爬了起来,穿上鞋子推开了门。

门外的光线一下子射到他的眼中,让他不由自主地眯了眯眼。下了几日的雨,如今虽然雨停了,小小的院子还是一片泥泞。

但屋外的空气比屋内清新多了。

一个小孩子从厨房探出头来,又飞快地缩了回去。

这是“他”的女儿姜媛。

作为一个单身狗,穿越一下子把他的终身大事解决了,不仅给他发了一个妻子,还有一个女儿。

这可真是且喜且忧!

厨房的烟囱冒着袅袅炊烟,是正在做午饭。

姜丰信步走过去一看,只见一个荆钗布裙的年轻妇人背对着他忙碌,头也不回地说:“饭菜就要好了,再等等。”

姜丰有些尴尬,原地站着不知该说什么。

这是他的妻子,闺名叫熊楚楚。

熊楚楚听到门口没有回应的声音,转头看了一眼。

姜丰看清了她的脸,一张瓜子脸上脂粉未施,柳眉杏眼颇为秀丽,只可惜神色疲惫、肤色暗淡,十分姿色也只剩六分。

但姜丰还是有些局促……这是他的妻子啊!有点不好意思怎么办?

“我……去摆碗。”姜丰说完,落荒而逃,没看到后头熊楚楚诧异的表情。

姜丰的堂屋小小的,只有一张小方桌,两条长凳。

按着记忆,姜丰找出碗筷摆上,熊楚楚也带着女儿捧着菜来了。看到小小的姜媛也端着一碗菜,姜丰忙接了过来。

姜家的午饭很简单,一锅稀粥、一小碗梅干菜、几个红薯。

姜丰看那梅干菜还挺香的,给自己装了一碗粥,就着梅干菜吃饭。

吃完了饭,身上暖了起来,更觉得身体好了,姜丰说:“娘出门有半天了,我过去寻她。让她别买药了,我身体好了。”

这个家都那么穷了,能不吃药还是别吃药吧。

况且这药味道很奇怪,一股香灰味,成分可疑,记忆里似乎是村里“兽医曹”开的方子?

“嗯。”熊楚楚应了一声,默默收碗。

气氛有些尴尬,姜丰只能默默地出了门……

姜家房子祖传下来的,正房、东西厢房整整齐齐,虽然破旧,也是乡下难得的大宅子。只是年久失修,下雨天就漏雨。

姜丰想着,也该请人来捡瓦面。

只是如今正值春耕,请人也难。不如等母亲回来商量一下。

继承了原主的记忆,仿佛也受到了原主的感情的影响,想到母亲,姜丰的心不由得一暖。

苏氏是去镇上大女儿家借钱了,还没回来……


县试前两天,姜丰就收拾行囊前往县城,先在舅舅家休整一下。

“我跟你舅母说了,考试前一天要给你做‘状元及第粥’,你一定要多喝两碗!”出门时,苏氏絮絮叨叨地嘱咐。

“知道了!娘,你们回去吧,等我好消息!”姜丰向母亲和娘子挥手告别,踏着晨雾走上了他科举征途的第一站。

到了二月初十这天,天公不作美,下起了淅淅沥沥的小雨,姜丰打着伞,提着考篮自己独自出了门。

县考这种事,一回生二回熟,三回……咳咳,家里人都觉得他不需要人送了。

雨珠“噼里啪啦”地打在油纸伞上,姜丰小心翼翼地护着考篮,身上不免被飘湿了一点,即使穿了六层单衣,还是感到刺骨的阴冷。

科举考试不能穿有夹层的衣服,即使是最冷的倒春寒时节,也只能尽可能多套几层单衣。

临近考场,人就越多的。有像姜丰一样独行的,也有家人陪伴的。

有家人陪伴的,多是年纪比较小的考生,比如姜丰的小舅子熊森,身边除了母亲和姐姐,连不大理事的熊老爹也一并来了。

此情此景,令姜丰不由得想起前世高考时的场景,可怜天下父母心,全都望子成龙。

“岳父、岳母好!”姜丰过去打了个招呼。

“嗯!”熊老爹点点头,鼓励地说:“好好考,这回一定能过的!”

“承岳父贵言,森弟也一定能过的。”

“呵……”熊森不屑地笑了声,被姐姐扯了扯,才没有说什么。

人越来越多了,考生们要往前排队,家属们才依依不舍地退到了外围。姜丰和熊森一起往前走,就听到熊森冷哼:“考了那么多回都不中,我要是你,羞都羞死了。”

姜丰皱了皱眉,说道:“科举之事说不准的,考十回八回也是有的。”这里那么多中年人,白发老童生都有,他还算年轻的。

谁知小舅子阴阳怪气地说:“姐夫说的是,考十回八回也是有的。”

你个熊孩子!信不信我揍你啊!他才考了五、六回!这不摆明咒他?

算了,看在娘子的份上,不和小孩子计较!姜丰吸了口气,找到和自己联保的四人,到另一边排队去了。

雨渐渐停了,乌云散去,天空变成了晴朗的青色,考场里也渐渐有了动静,那扇乌油大门终于缓缓打开。

衙役从里面鱼贯而出,一个个目不斜视,满脸严肃。姜丰的小舅是总甲,衙役还是认得几个的,但这个时候见到熟人也不能认,拉关系就是找死。

大鹏一日同风起,扶摇直上九万里。

进考场之前,第一步是核对考生证明,验明正身,然后是搜检。

只留一件里衣,外面的衣服都要一一搜过,没有夹带、没有在衣服上写字……才重新穿上,被放进去。

考生全部通过检查后,在考场的大院子里排队等待主考官进场。

不一时主考官到了,就是县太爷,他说了一通考试注意事项,叮嘱考生规矩考试,不要作弊。这一套话,姜丰记忆里也听过好几次了……

接下来就是传说中的“唱保”……县考是有“结保”制度的,五人一组结保,一人作弊,其余四人连坐。和姜丰结保的都是洪先生的弟子,互相知根知底。

唱保就是请一位本县的廪生做保人,在唱保的环节,由廪生再次确认考生的身份,防止有人替考。

网友评论

发表评论

您的评论需要经过审核才能显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