继续阅读请关注公众号《文元读物》书号【9235】
冯妈妈不再拦着担心了,奶妈子们将已经吃饱喝足了的三个小娃娃抱了过来,大姑娘已经可以蹒跚走路了,大少爷则是咿咿呀呀学说话,刚出生的小少爷则是睡的时候多,醒的时候少。
云袖给石磊穿戴上了定军候的官服,那是一套十八件的复杂服饰,内袍上下两件,中衣上下两件,外衣上下两件,外衫一件,玉带一条,金靴一对,因为定军候是二品世袭的武官,所以官服外面还要披挂着细锁子做的可供伸缩有弹性的铠甲一件,护臂一对,护腕一对,护膝一对,头上银龙冦黑发,与细锁子甲同样颜色的头盔顶着鲜红的缨穗儿,外带腰间一柄御赐的仪刀。
这玩意儿不开封,就是一个象征意义而已。
全副披挂上了身,石磊走路感觉都带了风!
冯妈妈看着眼泪都要掉下来了,她上次见到小侯爷穿戴这一身官服的时候,还是带着新婚妻子进宫请封诰命的时候呢。
石磊让人摆了全副仪仗出来,因为定军候虽然是二品爵位,却是世袭罔替,又在军中有些声望,所以这幅仪仗非常浩大,鸣锣开道,肃静回避之类的敬告牌子就有四个之多,八府巡按也才八个而已。
本来石磊武官的职位,应当是骑马走路,可他刚刚大病初愈,不可能骑马啊?所以大总管给安排的轿子。
十六抬的大轿子里面足足可以坐下八个石磊还带富裕地方的,所以石磊非常放心的带着自己的三个娃儿坐了进去,轿帘子放了下来,里面的窗户上是用轻纱蒙的,透着光线,外面却看不清里面。
因为石磊出门这阵仗太大了,不止外面的人知道石磊这位小侯爷还活着,还出门去,就是以为石磊不久于人世的老太夫人也知道了!
更是派了人来打听一下,石磊要去哪里?
石磊坐进了大轿子里,安顿好孩子跟自己,就听轿子外负责扶轿的人问:“小侯爷,咱们这是要去哪儿?”
“递牌子,进宫面圣!”
大正朝,坐拥万里河山,建都中原腹地,太祖皇帝马背上得天下,以忠孝仁义治天下,打下了坚固的国之基础,传承了六代有余,今上年少登基,励精图治,虽然不能说青出于蓝而胜于蓝,却也中正仁和,勤政爱民。
如今虽然不是四海升平,只有些外族扰边,也可称为国富民安了,且今上年岁并不大,也才二十有六,是先帝早逝,不得不仓促登基,不然他还能多当几年太子,多享受一下轻松的日子。
今上国号天庆,取“普天同庆”之意,尊号正和,称正和帝。皇帝的帝号是一种记年的工具,也是一个皇帝的代号,一般都是皇帝死了之后人们以皇帝生平作为参考,给予的尊称,所以这里只能用尊号,而不是用帝号。
皇宫里,正和帝在御书房批阅奏章,这是他这位皇帝陛下每日必须要做的事情,哪怕是逢年过节也不能断了去,只不过是多少的问题而已。
二十六岁的正和帝,不说膀大腰圆,也是虎背熊腰,可能是源自北方人的祖脉,大正朝的历任皇帝,就没几个瘦小矮的。
正和帝有一后三妃六嫔十贵人十五昭仪二十充容三十二美人,不过只有正宫皇后所出的长公主与小太子,张贵妃所出的二公主,王德妃所出的三公主和李淑妃所出的二皇子五个孩子,其余虽然不是雨露均沾,也不是特别受宠,都没有孕育子嗣,既然大家都一样,倒是难得的和平共处,且皇帝陛下对女色并无多少兴趣,这么多人也不过是三年一大选的时候,做个样子的,所以后宫还算是和平。
因为是年少登基,正和帝现在已经是羽翼丰满,启用了不少年轻的臣子,用来替换那些年纪大了或者是尸位素餐的人,朝政吏治也算是清明,这是正和帝多年努力的结果,如今也是正和帝这位皇帝陛下最为得意的大事。
不过,还是有些事情,不光是正和帝想尽了办法,就从他往上数三代都在努力,却一直未见成效的难题存在。
那就是咱们一开始说的那句民间谚语,那些跟大正朝同年代的根深蒂固的大势力们。
第二代的皇帝就已经从十王府那里收回了兵权,这还是第一代的开国鼻祖留下的遗诏起的作用,但是现在虽然没了兵权,可他们一个个的又开始向朝堂上伸手了。
且越来越过分,败坏吏治不算,妨碍律法公正,替人走关系免罪,买官卖官等事情都有十王府的影子,虽然这几年因为正和帝对他们不假辞色,这才消停了些,可还是跟个小强一样蹦跶不休,每每都让正和帝看了心烦。
偏偏发做不得,总不能为了这么些事情,就免了一个世袭王爵的位子,可不处置的话,这大正朝还怎么治理?
十王府手里都有很多人脉关系,牵一发而动全身,让正和帝十分忌惮,却也逼的正和帝下定决心一定要除去这颗毒瘤!
正和帝又一次接到密报,打开来看了看,之后就好奇了起来!
上面说的是定军候府里发生的事情,没想到礼王府号称“诗礼传家”,教导出来的子女那是个顶个的规矩孩子,竟然会有这样的手段,做了继室的庶女竟然将有爵位的小侯爷嫡妻害死不算,还想弄死小侯爷以及那三个嫡脉的孩子。
礼王府,难道十王府里,第一个忍不住要动手脚的就是礼王府么?这可真是瞌睡就有送枕头的了!
再看下去,小侯爷手里最后的力量终于启动,将自己围了个水泄不通,虽然大部分地盘都丢失了,但是只要这位定军候爷的爵位没有丢,他还活着,就是定军侯府真正的主人。
继续阅读请关注公众号《文元读物》书号【9235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