精彩小说尽在A1阅读网!手机版

52小说网 > 美文同人 > 秦帝烽烟

秦帝烽烟

佚名 著

美文同人连载

江山代有人才出,各领风骚数百年!中国历史,不知出了多少可歌可泣的故事,又有几多风云人物。春秋战国时期,中国社会发生巨大的变革,高岸为谷,深谷为陵的时代,人们应该何去何从?百家争鸣,诸侯变法到秦统天下,灿烂辉煌!话说时间错乱,所有人处在一个时间、空间又会发生怎么样的事情,七国争雄,又会变的如何。或许就有这样一个地方,战国名将圣人齐聚一堂,又会出现怎样得故事。...

主角:   更新:2023-08-08 02:49:00

继续看书
分享到:

扫描二维码手机上阅读

男女主角分别是的美文同人小说《秦帝烽烟》,由网络作家“佚名”所著,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,本站纯净无弹窗,精彩内容欢迎阅读!小说详情介绍:江山代有人才出,各领风骚数百年!中国历史,不知出了多少可歌可泣的故事,又有几多风云人物。春秋战国时期,中国社会发生巨大的变革,高岸为谷,深谷为陵的时代,人们应该何去何从?百家争鸣,诸侯变法到秦统天下,灿烂辉煌!话说时间错乱,所有人处在一个时间、空间又会发生怎么样的事情,七国争雄,又会变的如何。或许就有这样一个地方,战国名将圣人齐聚一堂,又会出现怎样得故事。...

《秦帝烽烟》精彩片段


江山代有人才出,各领风骚数百年!
中国历史,不知出了多少可歌可泣的故事,又有几多风云人物。
春秋战国时期,中国社会发生巨大的变革,高岸为谷,深谷为陵的时代,人们应该何去何从?百家争鸣,诸侯变法到秦统天下,灿烂辉煌!
话说时间错乱,所有人处在一个时间、空间又会发生怎么样的事情,七国争雄,又会变的如何。
或许就有这样一个地方,战国名将圣人齐聚一堂,又会出现怎样得故事。
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正文开始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
不知何时起,士子们都开始议论天下进入了战国时代,进入大世之争。自大周平皇东迁洛阳,传承了不知多少岁月的大周开始失去了往日的雄风,再也不复当年八百诸侯来朝的盛况。各大诸侯国早已将大周天子当作摆设,各国厉兵秣马,招贤纳士,以此称雄战国。
诸侯之间战火连天,大周当初八百诸侯到如今只剩下了二十三国,其中秦楚燕韩赵魏齐并称战国七雄,而剩下的一众小国夹杂在大国中苟延残喘。
越国正好处于齐楚之间,多年来齐国和楚国互相牵制,正好是让越国有了好些年的残喘时间。可就是因为这残喘的机会,让越国上下风气大变,立儒术为国教,一心只幻想上古王道治世之时。君王不思进取,臣子得过且过,全身心的享受这最后的狂欢。
越国金陵城郊,儒月书院。
一少年在场中对着众人一一作揖,得到台上老者首肯之后,在场中沉思片刻,抬头胸有成竹道:“自古以来,万物皆有所学,而治国之道为之首也,禹皇立夏传承八百年,后有成汤开商,又传承五百年,其后我大周也有八百年,何也?”
少年顿了顿看了一眼场中众人又继续道:“王道也。自平皇东迁,天下纷扰,诸侯崛起,礼乐崩坏,烽火连天,众民陷于水生火热之中。尤为西秦,乃蛮夷之邦,商鞅实乃蛮夷之祭祀,逆天而行法家,民不聊生,自古以来就刑不上大夫,而如今秦人居然不知劓刑之丑。”
少年说的是振振有词,掷地有声,引来一众士子羡慕的目光,就连夫子也是频频点头。不知道什么时候起,儒家士子总是要骂西秦和法家几句才能赢得满堂喝彩。
“王道者,乃德政化民,昭德四海,民众休养生息,教化于民,邻里之间生间隙,用德感之;邦国之间生战火,用德化之;监牢贼盗,以德教之。民众行井田,共同劳作;士大夫行王道,教化于民,然则百年之后,恩及海内,威震宇内,王道大兴,万国来朝。”
少年说完之后下面传来一阵喝彩。
“魏兴,不错不错,深得我儒家真传,希望你回到宋国,一定要大展宏图,将我儒家礼法传递下去。”夫子道。
“老师,弟子定不负您所望。”
夫子点点头,显然对魏兴非常满意。翻开手中竹简,皱了一下眉头说道:“下一位,陈均,喔,听你说你之前修习法家学问,可否就魏兴所说论战一番。”
自从法家兴起,法儒就不两立,只要是有法家儒家弟子在的地方一定会论战一番,就连夫子也不例外。
此时从场中站出来一位年约十七八岁的少年,一袭白衣已经被洗的有些发黄,上面还有几个补丁,脚下居然是一双草鞋,对比起其他学子来说,无疑显得非常寒酸。可是陈均丝毫没觉得有什么不妥,面上神态自若,眉宇之间露着坚毅之色,双眼灿若星辰,书生意气。
“夫子,这只怕不妥,今日学生修习的是儒术。”
场中众人就连夫子都认为陈均还算聪明,没有在这问题上进行争论,这当中的厉害关系他们可都是清楚的。要是陈均输自然是颜面扫地,丢了法家的人,要是陈均赢了,那么不仅魏兴颜面扫地,而且就连场中儒家士子也是抬不起头,得罪人。
“哈哈,既然如此,不战也罢,就算是论战你也是个输,不然你又为何来学我儒术。”夫子话中尽是带着对法家轻视之意。
陈均听到此处,心中很是不服,心道自己得罪人又算得什么,法家的名头是万万不能堕的。
“夫子既有如此兴致,那学生就献丑了。”
“喔!,陈均,看不出你还有如此雄心那便开始吧。”
夫子的声音当中明显带有一丝意外,就连魏兴也是紧盯着陈均,看他如何反驳自己。
陈均朝着众人一一作揖,又是来回走了两步便道:“魏兄,你刚才是以西秦为例,那么在下也以西秦开始吧。”
陈均一脸肃穆,清清嗓子道:“百余年前,魏国上将军庞涓邀六雄共谋分秦,当时西秦被压在西陲蛮夷之地,地不过几千,人不过数百,还竟是些老弱女幼,国之存亡,岌岌可危矣!后法圣商子入秦,临危受命,大兴法令,立秦法,清吏治,兴郡县,分田地,练新军,教化民风,创立勋爵制度。西秦国力扶摇而上,河西一战大胜魏国武卒,魏将召冉被逼自杀,威震天下,何也?法治清明,功有赏,恶有罚,人人知法守法,聚民众之力,集民众之志,如何国力不强,大世之争,乃大势之争,此为借势而变也!”
众学子都是鸦雀无声,立在原地,在越国这种小国,他们又如何能听的到这等言论,让人耳目一新。尤其是最后一句大世之争,乃大势之争,此为借势而变也,实在是振耳发聩。
夫子首先回过神来,认为陈均这是扰乱视听的言论,对此很是反感,率先对陈均发难。
“陈均,你这只是一家之言,如何又作的数,西秦强大自有西秦道理,并不是全是法家之功劳,SD士子在西秦为官者,儒家就已是半数以上,竖子,你这是在混淆黑白!王道之法,自古便有,传承几百万年,岂是你这黄口小儿信口胡说的?”
陈均没想到自己敬重的夫子,越国名儒,居然会为了自己的一番言论而恼羞成怒,连黄口小儿也用上了,陈均本就是年少意气风发,又怎受的如此言语。
“夫子,我敬你是师长,没想你竟然如此冥顽不灵,可谓是朽木之极,三皇法不同,五帝德不通,如何都能王天下?昔周文皇养民生息,厉兵秣马而与商一较高下,及至武皇,时机成熟,一改文皇之志,牧野一战而定天下,奠定百万年基业,何也?皆在于变也!”
夫子听完后竟然是哑口无语,怔怔的用手指着陈均。儒家向来最是讲究人伦纲常,尊卑有序,此刻被陈均这么一说,气的面红耳赤。
“竖子不知礼也,何能成为儒?”
场中魏兴见状,急忙出来帮夫子解围。
“陈均,我且问你,为何文皇不变武皇变,三皇五帝又是为何而变?没有因哪有果?既然不知为何要变,又如何是变?”
这魏兴确有雄辩之才,每个问题陈均要是答不好将会有大麻烦,夫子见到也是松了一口气。
“魏兄岂不闻势也?万事万物皆有因果,因成则果熟,魏兄所问何时因成也?在下认为势成则因成。昔日武皇伐纣,周公神庙占卜,卦象血光之灾,周公一怒之下踩碎龟背,曰势已成,无需问天之意。今大周失去了周公气概,皆不懂变通之道,势已成而不知变,才落的现在这般境遇!”
一众学子不禁哗然,这短短几句话就直接将魏兴的问题回答无误,而且又是将法家的“法”和“势”结合起来。
陈均从小修习的是法家学说,师承法家巨子慎子一脉。法家共有三大流派,这三大流派分别是“法”“势”“术”。虽然三派都是以法制为根基,但是又有区别,“法”派以法治国,万事有法可依;“势”派讲究借势而为,重视权势,法才可立;“术”派寻求的是君王之术,御下之术。而慎子是“势”的开创者。
“肃静,何为势成,难不成你陈均说势成就是势成?”
此刻夫子终于是找到了可以反败为胜,维护威严的机会,连忙问道。
“圣人有云,成大事者,必观其势也,势者趋势也,就治国而论,则为民心所向,万众所归也。夫何为人皇也,万名拥戴,天下共主也?
当今天下,已然成为大世之争,高岸为谷,深谷为陵,变法已成势也!三家分晋,步入战国起,先后经过李悝变法,商鞅变法,申不害变法等,试问战国七雄者,哪一家不是通过变法图强,此即是大势也!”
听陈均说完,场中学子有明悟者,觉得已是羞愧难当。天下已经大变,而我等还在越国妄想上古王道,痴人说梦。
魏兴听到此处,细细思索良久,半晌才道:“陈兄,我输了,只因我儒术不精,不怪儒学不深,毕竟我儒家还有孔丘、孟轲等圣人,来日有机会陈兄来宋国找我,再一较高低。”
魏兴的确有士子风范,选择在此刻认输,保全夫子脸面。
陈均对魏兴好感有所提升拱手道:“孔孟二圣,不管何时都是我辈之楷模。魏兄,他日若能到宋,一定再叙。”
夫子看到这两人居然心心相惜,再加上陈均刚公然对抗自己,已然怒不可遏。陈均今日以法学战胜儒学,这相当于重重打了越国众士子的脸面,这让他如何咽的下这口气。
“好了众结业的学子都下去吧,过几日再来领取书院结业令,有了这结业令你们就是我越国士子的一部分,将来是选择求学还是求官就有了资格,祝愿各位学子将来都有一个好的前程!”
夫子说完之后让众人散去,又是将陈均喊住。
“陈均,学院不能发给你结业令。”
什么!当初答应母亲来学习儒学还不就是为了那一块结业令,即使是因为自己论战胜了,但也不至于连结业令也没有。
“夫子,学生功课合格,在论战也是赢了魏兴,为何不给我发结业令?”
“哈哈,陈均,儒月书院教的是儒学,可你是法家巨子,我儒家怎敢给你发这结业令?”
夫子说完这话长袖一挥,丝毫不给陈均说话的机会。陈均想到母亲殷切的面容,不知该如何解释。
“夫子,可是学生今日所学乃是儒术,况且弟子儒术……”陈均又是追上去说道。
“闭嘴,休要胡言,再这样将你打出去。”
夫子一句话让陈均呆立在原地,没想到两年的师生情谊竟然如此不堪。
战国之时,天下论战风气正盛,众士子只为探寻天地真理。甚至于师学之间、父子之间当堂论战,可如今却在这里不适用了。
今天是陈均在儒月书院结业的日子。陈均本是齐国人氏,后因父亲在齐国得罪权贵惨遭杀害,为了逃难便到越国来。本以陈均的学识,在越国足足可以做一个教书先生,可是怎奈越国全民上下都以儒学立国,以儒为教。
在母亲三番五次的劝阻之下陈均无奈只能拜入儒月书院学习儒家,为的只是能够在这越国糊口。但陈母不知的是陈均的心早已是飞到秦国去了,只因“父母在不远游”让陈均一直留在这里。
(求收藏求推荐)


第二日,陈均一大早收拾好了东西离开了儒月书院。
眼前三间茅草小屋,在小屋的前面是一片菜地,种植着一些常见的蔬菜。在茅草小屋的东首是一个藤架,藤条长的正盛盘绕在房檐前面,藤条上的鲜艳的花儿此刻熟的正盛,郁郁葱葱的小叶子遮住了太阳,给了小院一片阴凉地,在这阴凉地一个中年女子手中的纺锤飞快的在丝线中穿梭,这就是陈均的母亲。
陈母专心致志的织布,并没有发现陈均就站在外面。都说男儿有泪不轻弹,母亲幸幸苦苦的织布种地赚钱就是为了让自己求学,可自己却因为一时的意气之争而让将近两年的学业白费,陈均想到此处,眼泪都快下来。
“母亲,孩儿回来了!”
陈母双鬓斑白,一笑露出很深的褶皱,起身抓住陈均的双手,抬头好好看了起来。
“瘦了一点,也黑了一点,哎,你来信说不是还有几天才能来嘛,怎么提前了?”
陈均的双手感受到母亲手中的老茧的摩擦,心中有些疼痛,不知道如何给母亲说学院的事情。
“母亲,孩儿给您磕头了,您幸苦了,学院的结业提前了。”
“结业就好,结业就好,这样一来你也不用吃这庄稼饭了,瞧你这俊俏样,哪像种地的啊!”
“嘿嘿,母亲说的对,母亲以后您就不用这么幸苦了,孩儿在家里好好帮帮你。”
“不行,你是要做官的,再不济也是个教书先生,哪能面朝黄土背朝天啊,饿了吧,我给你做饭去。”
母亲本就出自名门,从小就是娇生惯养长大,因为父亲的变故,竟然落的这般田地,不仅所有的事情都要自己来,而且还要养活自己。
以后我要自己养活自己和母亲,这天无绝人之路,索性以后就做一个庄稼汉,好好陪伴在母亲身边。
金陵城郊的小河村,背靠大山,面前又有小河流过。自从陈均十三岁到这里已经是生活了四年了,俗话说靠山吃山,靠水吃水,因为有了这山上的林子,小河村众人都是以砍材烧炭为生,挣几个幸苦钱,要是有精壮的汉子,就会到更深一点的大山中,打猎去金陵城换些钱贴补家用。
第二日,陈均穿一双草鞋,腰间别着一把砍柴刀,后背背着一捆柴火,满头大汗,手臂和小腿上看起来有不少的划伤。
哎,真是百无一用是书生,没想到自己砍柴也是不如别人,还摔了一跤。看来以后要锻炼身体了,以后都要靠体力吃饭了。
嗷後!突然间背后传来一声咆哮,陈均急忙丢下背后的柴火转过头去,看到了一只体形硕大的豹子,身长约有一丈,全身乌黑发亮,双眼明黄,两颗犬牙上面残留着血丝,正虎视眈眈的盯着自己。
陈均之前常听砍柴人说,这畜生叫做黑风豹,要是碰到他,千万不能跑,要是一跑被追上来会在你脖子咬一口当时致命。
陈均拔出砍柴刀提在手里,丝毫不敢懈怠盯着黑风豹。因为齐国尚武的风气,陈均从小就学习了半年击技,对上黑风豹也是能够拖延一会儿时间,希望能够遇到猎人。
黑风豹突然发动,犹如黑色闪电一样,朝着陈均扑了过来,陈均看到这畜生前脚上面的爪子有三寸之长,要是被抓到可是不得了。
陈均紧紧的握着手中的砍柴刀,不退反而是朝着黑风豹冲了过去,就在快要接触到黑风豹的时候,陈均往前一滚,黑风豹从陈均的头上扑了过去,陈均仅仅是被划破了一点皮而以,不得不说之前学的一点击技今天都用上了。
黑风豹这畜生确实狡猾,看到一击没有得逞,围着陈均慢慢转了起来。
刚才就那么一下,陈均就知道了这黑风豹的厉害,自己要是这样一味的躲避肯定是解决不了这畜生的,要是等到天黑了,那可就更难了。想到这里陈均主动出击拿着砍柴刀冲了过去。
黑风豹往后一缩,又是如闪电一样扑出,显然这畜生有了上一次的经验这次扑的很低。
“来得好。”
陈均一个转身堪堪躲过了黑风豹一扑,想一刀砍在这畜生身上,可怎奈速度实在是太快了,一刀砍在了尾巴上面,没想到这畜生尾巴骨头居然如此坚硬,震的陈均双手发麻,黑风豹却只是破了一点皮毛而已。
黑风豹吃痛,后背一掀,撞击在陈均身上,陈均被这一下撞的横飞出去,感觉腰都快要断了。陈均躺在地上,看到那畜生又是扑了过来,迅速翻身,将砍柴刀挡在前面。
突然一阵大力,让陈均砍柴刀差点脱手,那黑风豹一口咬在了刀把子上。
陈均现在只能是苦苦挣扎,根本没有还手之力,后背在地上已经是擦出血来。
忽然“咔嚓”一声那刀把子居然断了,黑风豹冲着陈均脖子一口咬来,这要是被咬到肯定脖子是要断掉。
就在陈均以为没有活路的时候突然听到那畜生一声惨叫,感觉身上一轻,砰砰几声,感觉那畜生摔落了出去。
“陈均,你没事吧?”
陈均一看面前站着一个年轻的猎户,背着弓箭,手中握着一柄钢叉,浓眉大眼。陈均认得这是自己以前的玩伴郑二狗。
“二狗,怎么会在这里遇到你?那黑风豹呢?”
“你没事吧?陈均,黑风豹你看他不就是躺在那里吗?”
陈均顺着郑二狗的指的方向看去,那黑风豹头上中了一箭,此刻躺在一颗大石头下面奄奄一息。
“二狗,没想到你现在是这么厉害了,继承了郑大叔的衣钵成为了猎户了。”
郑二狗摸摸脑门,讪讪道:“什么衣钵啊,你们士子说话就是和我们这些粗人不一样,咦,你这是在砍柴吗?”
“唉,一言难尽,什么士子,我现在可还不如你呢?”陈均当即将自己的一番际遇给郑二狗说了一下。
郑二狗停了之后也是唏嘘不已,“陈均,你读书多见识多,你干嘛不去西秦呢,我听说西秦重视法家,那什么法家巨子的变法西秦已经是变了一番模样,咱们越国怕是没希望了,大家伙日子是一天比一天难过了,据说隔壁张氏族人已经人都走空了,听说都迁到楚国去了。”
从郑二狗的话中可以听得出向往外面的世界,这越国只怕除了鼎鼎大名的剑炉之外,已经是没了希望。
“此去几千万里,没有足够的盘缠,就算是去的了,也要想想人家现在还要不要了。”
“呵呵,我爹说了,只要你想一定能去的,你要是去的时候一定带上我,好男人就是建一番功业,嘿嘿,也是我爹说的。”
陈均听到郑二狗最后一句话在嘴里念叨几遍。
(求收藏,求推荐)


“嗖”的一声天空中飞过一列巨大的飞舟,霎那间已到天际去了。陈均和郑二狗在会稽城登上这飞舟已有十多日了。这飞舟是由墨家打造,用灵石做为能量,速度极为快,一夜之间可飞行上万里之远。
这飞舟是船型,只不过比那一般的船是要大了许多,放眼望去这船足足有两百来丈之长,五十丈之宽,飞舟上面黄色旌旗迎风招展,上面清清楚楚的写着一个“白”字。
在飞舟的上面,隔了非常多的小房间出来,此刻陈均在其中一个小房间当中正在修炼无名剑诀。
炼体境又称之为炼经境,相当于玄者的筑基阶段。而这一境又分为三个小的阶段。
第一阶段,炼经,磨练肉体,增强经脉。人体共有八大经脉分别是任、督、阴维、阳维、阴跷、阳跷、冲、带八脉。
第二阶段,感气。天人交感,感应气机。(可以介绍一下什么气机)
第三阶段,通脉。引入天地之气入体,借此打通诸脉。
完成炼体境玄者进入夺精境,摄取精元,积少成多,以气化玄而成为正真的玄者。感气是最难的阶段,有些人终其一生,都难以感觉到气机的存在,终其一生被困在炼体境。
自从上了飞舟,陈均的大多数时间基本上都在修炼当中。此刻陈均渐渐的感应到了气机的存在,感觉有一股不知名的能量在自己的丹田处,渐渐的这股能量越来越强大,陈均试着去控制这股能量,忽然间,这能量渐渐的开始流失,陈均运转起无名剑诀,可也只是能让这股能量流失的速度减缓而已。
一会儿的时间,这股能量完全消失了。
陈均不知道为何总是感觉少了些许东西,总是感觉有一层薄膜隔着,隐隐约约看的到却是摸不着,难道是我的肉身经脉不够强大吗?要是这样以后就要多锻炼了。
突然间外面传来一阵吵闹声音,陈均开门出去一看二狗正朝着自己这边过来,一脸的兴奋。
“陈均,你转过去快看!”
陈均回头一看,眼前出现了一座巨大的城池,这便是咸阳。
放眼望去,城墙一眼看不到头,城墙上一队队黑衣黑甲的西秦士兵来回巡逻,雄赳赳,气昂昂,踏踏踏,迈着整齐的步伐,虽是隔得很远,但还是能感觉到一股肃杀之气,好一支虎狼之师。
城墙上面黑色的旌旗迎风招展,一个巨大的秦字看起来是威风凌凌。
黑,城池看去一片灰黑之色,里面的建筑宏大,简洁,和山东各国浑然不同,没了精巧,没了奢华,只有肃穆、庄严。
秦人以水为德,号称水德而立国,这水不似越国蓝色之水,而是黑色的水,存在大海深处,阳光照射不到的黑色。这黑色一方面说明了秦人的朴实无华,另一方面说明了西秦对于力量的另一番认识。
西秦建国者嬴氏部族在商朝时候就已经是贵族,嬴氏部族先祖飞廉、恶来是当时鼎鼎大名的战将。后武王伐纣,大周立朝,嬴氏部族便被贬到西荒蛮夷之地。经过许多年的时间,嬴氏部族在犬戎和蛮族部落中打下一片天地来,渐渐成为西荒的无冕之王。
后大周幽皇骄奢淫逸,烽火戏诸侯,最终引来犬戎,一夜间犬戎攻破大周国都镐京,幽皇死于旦夕。幽皇之子平皇继承天子之位。平皇长途跋涉到西荒求见当时嬴氏部族的族长秦襄公。
当时秦襄公举族之力,嬴氏百万铁骑与犬戎八百万大军交战于西蛮山一带,大战持续三个月,犬戎大军差点全军覆没。秦襄公又一路护送平皇迁都洛阳。平皇念秦襄公之功,封嬴氏部族为大周公爵,世袭罔替,并许诺犬戎和蛮族部落的地盘,只要秦襄公打下来的都算秦国土地。
嬴氏部族后经过世世代代的努力,终于是建成伟大的帝国。
“二狗,这西秦确实是和咱们越国大不一样啊。”
“哈哈,是啊,陈均,这到了西秦之后我先跟着你,等你稳定下来,我就去参军,我要成为我爹的骄傲!咸阳,我来了!”
郑二狗此时豪气丛生。
突然间后面传来一声鄙夷的声音。
“如此大喊大叫,真是有违礼法。”
陈均回头看去,后面站着一个年轻男子,这男子手中拿着一把折扇,肤色如玉,身穿一件名黄色长袍,高冠博带,颇有古风,此刻正昂首看着郑二狗。
郑二狗要上去理论,被陈均拦住。
“这位兄台,适才是我这兄弟激动了,大喊起来,可你这样说话只怕是也不妥吧。”
那男子将手中的折扇收起,指着陈均。
“哪来的乡野小子,给我跪下行礼!”
陈均郑二狗从未见过如此跋扈之人,郑二狗正要冲上去,又是被陈均拦住。这里是咸阳,士子贵族数不胜数,最好还是小心行事。
“这位先生,为何要我二人下跪,这又是哪里礼仪?”
那男子听到这里,竟然因为陈均的这句话大怒。
“你可知道我是谁吗?我爹是当今大周太保颜元,我乃是大周人皇亲封三鼎男爵颜樊,大周的礼法,你给我跪下!”
大世之争,各国王侯早已不把大周人皇当回事,大周现在只有洛阳城及周边千里范围的国土,连十分之一的越国都不及。却因大周人皇还顶着天子的名义,各国也不会轻易招惹洛阳,这才使得大周还存在于各国之间。
又或许哪一天大周就被灭国了。
听到对方原来是这个原因,在陈均看来颜樊无疑是在痴人说梦。
“你说的是大周,但这里是秦国,当今大周还是天下共主吗?我们是来自乡野不假,第一次见到秦国都城忍不住欢呼乃人之常情,又是如何有违礼法,这位兄台,我看这是一场误会,就此打住吧。”
围在周边的人都开始议论纷纷。
颜樊听到陈均说大周不是,愤怒至极。
“误会,什么误会,当今天子还在,礼法也就在,你今天必须给我跪下来。”
自己刚才不想惹麻烦,没想到对方竟然是不依不饶。陈均本就志比天高,今日遇到如此欺辱,如何能忍。
“哈哈,笑话,天子是在,可是王道不在,这和庙里泥塑的天神有什么区别?空有其表,无其所用。男子汉跪天跪地跪父母,跪君跪师跪长辈,我如何要给你跪。”
“你……”
颜樊气的说不出话来,直接出手朝着陈均胸口一掌拍来,看这气势修为必是不一般,这要是打在陈均身上不死也是重伤。
在这千钧一发之际,身旁的二狗挡在陈均面前,硬是接住了这一掌。只听见“砰”的一声,二狗应声飞了出去,撞在飞舟璧上,鲜血从口中吐了出来。
“二狗,二狗,你没事吧。”
陈均过去一把抱住二狗。
“陈均,我身体好,这要是你早就没了,没想到这小子这么厉害,咳咳。”
颜樊依旧不依不饶。
“哼,没有礼法不成方圆,你们这两个下贱的人,还不给我跪下。”
自从各国相继变法,天子与庶民同罪已经是深入人心,这颜樊却还认为陈均和郑二狗是下等人,围观的众人也都是敢怒不敢言。
没想到遇到如此跋扈之人。大周早已名存实亡,这人还沉浸在大周梦中。陈均双手放到后背,长生剑,就算殊死一搏也要讨回公道。
陈均双手握住长生剑,感觉到长生剑传给自己的浓浓战意。
“狗彘不食的东西,你以为你那一把生锈的剑我就会怕你啊。”
陈均话不多说,凭借自己的本心双手挥舞着长生剑朝着那颜樊胸口平削过去,忽然间出现了一双纤纤玉手,两个手指轻轻一夹,长生剑再也动不了分毫。
“住手,这里是秦国,《秦法》第一章天子犯法与庶民同罪,何来下贱之人?跋扈欺人者,处以剐刑。”
原来刚才夹住长生剑的居然是一位白衣女子,这女子是朝着颜樊说的。
女子青丝垂腰,细眉弯弯,眉心间一颗黑红痔,平添几分美丽,英挺的鼻梁,又让其多了几分英气。
“你又是谁?这《秦法》是你定的吗?”
“我是这船的主人,你说我是谁?秦法虽不是我定,但我自幼便知,我劝你不要在这里生事!”
“哈哈,白家,魏国丞相白圭和家父是旧交,还请姑娘行个方便,来日一定感激不尽。”
那女子杏目圆睁。
“方便你杀人吗?《秦法》不可违,此事就这样算了吧。”
颜樊回头看向陈均二人,“蝼蚁而已,既然如此我就给白氏面子,告辞了!”
颜樊说完自顾走了。
那女子走道陈均面前,伸出手来,陈均看去,芊指间捏着一颗药丸。
“这药丸给你这朋友服下去,休息几日就好了。”
“谢过姑娘了。”
“无需谢我,我只是不想在我地盘生事罢了,对了,西秦不像面上看到那么平和,有人激进就有人顽固,刚才那人背后的势力你惹不起。”
白衣女子说完之后头也不回的走了,好像就是今日心情好在施舍一样。
这女子说的话陈均倒是一下子就明白了,有人变法,有人肯定不愿意变法,因为变法会伤及王族利益,所以颜樊之所以如此跋扈,或许背后是西秦王族。
“二狗,来吧这药丸吃了。”
郑二狗将这药丸吞了下去,瞬间可以看到气色就好了一些。
“这婆娘和那颜樊一样,都是这么跋扈,今日就因为喊了一声居然会惹来这样的麻烦,按照这婆娘说,我们是惹了不该惹的人!可是这王八也太欺负人了吧。”
没想到一到咸阳就遇到了这番事情,看来自己对于西秦的了解只是在好的一面,以后只怕是有些难过了,希望在“士子宴”之前不要再生风波了。
“二狗,你看到没有,这里的人以实力为尊,要想别人不欺负你首先自己要厉害。”
“陈均,我一定要好好混,出人头地给我爹看,你也一样啊。”
“会的,一定会的。”
(求收藏,求推荐)

网友评论

发表评论

您的评论需要经过审核才能显示